這篇文章指出,恆大爆雷至今已有2年,但外界仍未看到其債務問題好轉的跡象,可說崛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但崩塌速度更快,在此情況下,這個「安全氣囊」是否能夠起作用仍未可知。
同時,房屋稅維持每年5月1日起至5月31日止徵收,課稅所屬期間為前一年7月1日起至當年6月30日止。若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合計持有2戶、3戶,仍屬自住範圍,而適用稅率為現行的自住稅率1.2%。
換言之,地方政府沒有消極的空間。待囤房稅完成修法,財政部會儘速公告相關基準。修法後,單一自住房屋現值在一定金額以下,將享有房屋稅1.2%降至1%的優惠。政府推動房屋稅差別稅率(囤房稅)2.0方案,合理化房屋稅負,財政部今天預告「房屋稅條例」修法草案,預告期30天,草案完成預告程序後,財政部將儘速陳報行政院核轉立法院審議,盼年底完成修法,明年7月1日起實施,後年5月房屋稅開徵適用。如果縣市訂得比財政部基準更寬鬆而有稅損,中央將不予補貼。
「非自住」房屋方面,囤房稅採「全國歸戶」,法定稅率從1.5%至3.6%,整體調升為2%至4.8%,但特定房屋除外,包含符合一定條件的出租、繼承、建商餘屋。財政部官員指出,未來地方政府訂有差別稅率及單一自住房屋現值一定金額,且均符合財政部公告的基準,如果仍造成稅收實質淨損失,將由中央政府補足。回顧人生,李怡感慨道:「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閲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
自稱「左派文藝青年」的李怡畢業於左派學校香島中學,隨後向《文匯報》文藝週刊投稿,投身文壇。他曾表示,受日本大導演黑澤明的影響,認為「人類無法完全誠實地談論自己」,因為不願意落入美化自己的陷阱,遲遲未動筆寫回憶錄。現實中的失敗令他意識到「唯有勇氣才是永恆」。李怡轉而在自己的臉書專頁上刊登《回憶錄》。
直到他受文革衝擊後脱離左派、自立門户,並於1984年將《七十年代》更名為《九十年代》。李怡接到《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的電話,希望他能針對「反送中」發表評論。
在出版的成書中,有關「《蘋果》被殺」的三則被編輯擺在最後,成為《最終章》。無論從家庭亦或事業來看,李怡都不能算是一名失敗者。他在2022年1月重開連載,並坦言自己因患心肌梗塞入院,在病榻上休養了一個多月。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這一份深刻的體悟來源於在他投注畢生心血的香港,他的所思所想,他對自由的堅持和對民主的理念,始終無法實現。《九十年代》於1998年停刊。6月24日,《蘋果日報》於動盪中停刊環保署指出,從1987年回應當時鹿港反杜邦、後勁反五輕等民間環境行動而成立環保署開始,第一階段的簡又新、趙少康、張隆盛、蔡勳雄署長,以及陳龍吉代理署長率領環保署處理公害、垃圾大戰、垃圾非法棄置、空氣污染與河川污染等議題。
新聞來源 改制環境部在即 環保署回顧36週年 慶驕傲畢業(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人事室) 末代環保署慶 張子敬:升格環境部體現長期努力(中央社) 延伸閱讀 立院三讀環保署升格為環境部,掌環評等9大事項,設氣候變遷署等4次級機關與國家環境研究院 環境部升格,前環保署長魏國彥:終於正名。改制後的環境部將下轄4署1院,分別為氣候變遷署、資源循環署、化學物質管理署、環境管理署,以及國家環境研究院。
至於感傷,張子敬說,環保署是終點,署慶也規劃成畢業典禮的感覺,還有環保署員工說他是「在校生」,「我自己改稱是應屆畢業生致詞」,要畢業總有點感傷,但相信環境部未來一定會更好。張子敬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有點感傷、也有點高興環保署要改制環境部,高興是環保署經長時間各任署長努力,一棒接一棒到成為環境部,體現環保署長期努力成果,「外界承認它的貢獻,所以才能成為環境部」。
2016年迄今,在李應元署長、蔡鴻德代理署長,以及張子敬署長任內,成立了毒物及化學物質局、氣候變遷辦公室、資源循環辦公室,以及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籌備處。2000年至2008年的第二階段,則在林俊義、郝龍斌、張祖恩、張國龍、陳重信,以及蔡丁貴代理署長任內,成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委員會、溫室氣體減量管理辦公室。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成員。接著環境督察大隊、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環保警察隊陸續成立。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環保署將於22日升格為環境部,官方網站也將於21日晚上9點停止服務。
成立於1987年8月22日的行政院環保署,將於今(2023)年8月22日改制升格為環境部。立委盼政院設自然資源整合治理小組 【加入關鍵評論網成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環評制度也因林內焚化廠環評訴訟案獲司法正面承認環評審查結論具有行政處分的性質,而展開後續大量的訴訟等行政救濟。環保署今(19)日舉辦的第36週年署慶,以「畢業典禮」為主題,邀請歷屆署長共同參與。
《公害糾紛處理法》、《環境影響評估法》、《環境用藥管理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也成功立法,並成立空污基金、資源回收基金為環保署打下基礎。此外,曾遭外界質疑不適任環保署長的張子敬說,行政工作就是這樣,接受任何批評,重點是檢討,沒做好就改。
他說,只要組織能成立,「誰來不重要」,每人都有特長、特點能逐一發揮,就跟環保署一樣,從歷任署長一棒一棒都留下努力痕跡,接任者就繼續努力。首任環境部長將由前國立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出任,張子敬表示,環境部成立後推動各環保工作會很不同,有機會從法規盤點以前無法解決的問題。並在2015年完成《水污染防治法》修法,將放流水不合標準罰鍰上限提高至2000萬元,增訂追繳不法利得及保護吹哨者條文,提高有害健康物質超標之刑責。環保署於2010年徵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費,讓全台所有農地的污染整治在2022年完成。
2008年至2016年在沈世宏,以及魏國彥署長任內,完成了《環境教育法》、《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的制定2000年至2008年的第二階段,則在林俊義、郝龍斌、張祖恩、張國龍、陳重信,以及蔡丁貴代理署長任內,成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委員會、溫室氣體減量管理辦公室。
2008年至2016年在沈世宏,以及魏國彥署長任內,完成了《環境教育法》、《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的制定。環保署將於22日升格為環境部,官方網站也將於21日晚上9點停止服務。
《公害糾紛處理法》、《環境影響評估法》、《環境用藥管理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也成功立法,並成立空污基金、資源回收基金為環保署打下基礎。接著環境督察大隊、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環保警察隊陸續成立。
環保署今(19)日舉辦的第36週年署慶,以「畢業典禮」為主題,邀請歷屆署長共同參與。至於感傷,張子敬說,環保署是終點,署慶也規劃成畢業典禮的感覺,還有環保署員工說他是「在校生」,「我自己改稱是應屆畢業生致詞」,要畢業總有點感傷,但相信環境部未來一定會更好。成立於1987年8月22日的行政院環保署,將於今(2023)年8月22日改制升格為環境部。環保署於2010年徵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費,讓全台所有農地的污染整治在2022年完成。
立委盼政院設自然資源整合治理小組 【加入關鍵評論網成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張子敬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有點感傷、也有點高興環保署要改制環境部,高興是環保署經長時間各任署長努力,一棒接一棒到成為環境部,體現環保署長期努力成果,「外界承認它的貢獻,所以才能成為環境部」。
並在2015年完成《水污染防治法》修法,將放流水不合標準罰鍰上限提高至2000萬元,增訂追繳不法利得及保護吹哨者條文,提高有害健康物質超標之刑責。環評制度也因林內焚化廠環評訴訟案獲司法正面承認環評審查結論具有行政處分的性質,而展開後續大量的訴訟等行政救濟。
2016年迄今,在李應元署長、蔡鴻德代理署長,以及張子敬署長任內,成立了毒物及化學物質局、氣候變遷辦公室、資源循環辦公室,以及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籌備處。他說,只要組織能成立,「誰來不重要」,每人都有特長、特點能逐一發揮,就跟環保署一樣,從歷任署長一棒一棒都留下努力痕跡,接任者就繼續努力。
发布评论